**智能自動重合閘在危險區域的防爆標準適配需遵循以下核心要求**:
### **一、危險區域分級與設備適配原則**
根據爆炸性環境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,危險區域分為:
- **0區**:爆炸性氣體持續或長時間存在(如儲罐內部)。
- **1區**:正常運行時可能產生爆炸性氣體(如反應釜周圍)。
- **2區**:爆炸性環境短時間存在或幾乎不出現(如遠離泄漏源的區域)。
**適配原則**:
智能自動重合閘設備必須根據所在區域的危險等級,選擇符合對應防爆標準的設備類型(如隔爆型、本安型等),并確保設備標志與區域認證匹配(如Ex d IIB T4 Gb)。
### **二、防爆標準體系與核心要求**
#### **1. 國際與國內標準**
- **國際標準**:IEC 60079系列(全球廣泛采用)。
- **中國標準**:GB 3836系列(等效IEC 60079,強制性國家標準),包括:
- **GB 3836.15-2024**:規范設備設計、選型、安裝參數(如隔爆面間隙≤0.3mm)。
- **GB 3836.16-2024**:明確檢查流程與維護要求(如電纜引入裝置密封圈硬度需邵氏45-55度)。
#### **2. 防爆型式與認證**
- **防爆型式**:包括隔爆型(d)、本質安全型(i)、增安型(e)等,需根據危險區域選擇。
- **認證要求**:
- 設備必須標注防爆標志(如ExdIMb,其中“d”代表隔爆型,“I”為煤礦專用)。
- 需提供有效期內的MA煤安認證證書(煤礦用設備)或國內防爆機構的型式檢驗報告(進口設備)。
#### **3. 關鍵部件技術參數**
- **隔爆接合面**:
- 表面粗糙度≤6.3μm,銹跡僅可用煤油擦拭,嚴禁砂紙打磨。
- 螺栓緊固后彈簧墊圈必須壓平,缺失或松動即判定為失爆。
- **電纜引入裝置**:
- 密封圈需完全包裹電纜護套,壓扁量≤電纜直徑的10%。
- 鎧裝電纜需用絕緣膠灌至三叉口以上,縫隙或松動直接判定為失爆。
### **三、智能自動重合閘的特殊要求**
#### **1. 智能化功能適配**
- **數據傳輸與防爆兼容**:
- 智能設備(如帶傳感器的遠程監控裝置)需在具備數據傳輸功能的同時,確保防爆性能不受影響(如GB 3836.15-2024新增技術規范)。
- **故障判斷與重合閘策略**:
- 需區分瞬時性故障(如雷擊)與永久性故障(如設備損壞),避免盲目重合閘對系統造成二次沖擊。
- 示例:當檢測到瞬時性故障時,設備可快速解列分布式電源(DG)后重合閘;永久性故障則禁止重合閘。
#### **2. 通信與保護配置**
- **斷路器聯跳機制**:
- 通過通信線路傳遞跳閘信號,使DG在線路故障時迅速解列,防止負序電流沖擊。
- 示例:A區間(系統電源與DG之間)采用重合閘后加速保護,B區間(DG與線路終端之間)采用重合閘前加速保護。
#### **3. 環境適應性管理**
- **溫度與防護等級**:
- 設備表面溫度需符合溫度組別要求(如T6組設備表面溫度≤85℃)。
- 防護等級需滿足區域要求(如1區設備外殼防護等級≥IP54)。
- **腐蝕與粉塵防護**:
- 腐蝕區域需選用耐化學腐蝕密封件(如丁腈橡膠),并定期涂抹防腐油脂。
- 粉塵場所需安裝正壓吹掃系統,維持內部壓力>50Pa。
### **四、實施建議**
1. **選型階段**:
- 根據危險區域等級選擇符合GB 3836標準的防爆型智能自動重合閘設備。
- 優先選擇具備故障類型判斷功能(瞬時性/永久性)和通信聯跳機制的設備。
2. **安裝與調試**:
- 嚴格按標準安裝電纜引入裝置和密封圈,確保隔爆面間隙≤0.3mm。
- 調試階段需驗證通信聯跳功能,確保DG解列與重合閘時序匹配。
3. **運維管理**:
- 定期檢查隔爆面狀態、密封圈老化情況及智能設備數據傳輸功能。
- 對運維人員進行GB 3836.16-2024專項培訓,確保其具備資質證書。










